Monday, November 26, 2012

谈修行(节录)


谈修行(节录)
  修行就是把心看好!看看自己一天之中起了多少好念头,起了多少利益他人的念头?又起
了多少个坏念头,起了多少害他人的念头?我们的身若是清净,心也清净,这样进佛堂拜
佛,都是清清净净的。反之,身不清净,也许多天没沐浴,或几天没换衣服,浑身散发异
味,又带了一颗烦恼的心,这样进了佛堂,想求佛菩萨加被,替你解决问题,那是不可能
的!这种人最好先解决自己的身心问题,再进佛堂。

看破放下得自在
  我常告诉自己放下、看破!倓虚老法师常讲“看破、放下、自在”这六个字。看破不是眼睛
看破,而心要能看得破!心的意念,不论什么事情发生,都不执着,也就是心对境,在受、
想、思的善恶过程中,都视如梦幻泡影。泡影的东西,有那一样是永远不变的?既是泡影就
不值得我们执假为真!问题是我们的心不这样想,我们常常把过去的事,再拉回来想一想。
以我自己为例,我离开监狱十六七年了,有时我还会把它拉回来想一想,想有什么用呢?过
去的已经过去了,过去的形相已经没有,再度拉回,在自己的心里又起一些形相,那些形相
只给自己引来无数烦恼!想自己那个时候该怎么样!这些已经过去的影像,你现在想要怎么
样,也无济于事了!

  不但把这一生的事拉到现在,甚至把过去生的事也拉到现在,了解做梦的人,就知道梦
境常把我们的心拉得很远很远。现在诵经,心清净了,过去那些影子全出现了。你说是做梦
——是在做梦。可以说,大家现在都在做梦,问题是,谁肯承认自己是在做梦呢?谁肯在做
梦时,把这些梦境观想观想,观想这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呢?只要肯把这些假心妄心停下来,
真心就显出来了。现在这些妄心覆盖了我们,使我们行善做恶的心全存在着。做好事是对那
些坏事而来,做好事,坏事就渐渐消失,好事和我们的真心相合,这颗纯善的真心就容易生
起,现在我们都迷惑了,人一迷惑,任何事情都不能如实的知。

  上面讲一切外面的景就是事,心就是理。想得到真心,就得把妄心去除,有妄,真就不
显不出来,妄尽了,真才能显出来。妄怎么除尽呢?从修行的角度来讲,就是随时观照自己
的心,使心不随恶转——不随贪嗔痴转;也不随着不贪、不嗔、不痴转,这样真就容易显
现。

梦参法师讲 文章来源:美佛慧讯 第五十五期

禪師、律師、法師是甚麼?


禪師、律師、法師是甚麼?
 在有部昆奈耶雜事卷十三中,比丘分為經師、律師、論師、法師、禪師,一共五類。長於誦
經的為經師,長於持律的為律師,長於論義的為論師,長於說法的為法師。長於修禪的為禪
師。但在中國的佛教中,經師與論師,未能成為顯著的類別,律師、法師及禪師,倒是風行
了下來。
 
 禪師,本來是指修禪的比丘,所以,三德指歸卷一說:「修心靜慮曰禪師」。但在中國,
有兩種用法,一是君王對於比丘的褒賞,比如陳宣帝大建元年,尊崇南丘慧思和尚為大禪
師;又如唐中宗神龍二年,賜神秀和尚以大通禪師之諡號。另一是後來的禪僧對於前輩稱為
禪師。到了後來,凡是禪門的比丘,只要略具名氣,均被稱為禪師了。

  律師,是指善解戒律的比丘,學戒、持戒,並且善於解釋處理以及解答有關戒律中的各
種問題者,才可稱為律師,律師在佛教中的地位,相當於法律學者、法官、大法官,一般的
比丘、比丘尼要求持戒不犯,未必通曉全部的律藏。所以,比丘如要做一個名副其實的律
師,實在不簡單。

  法師,是指善於學法並也善於說法的人,這在一般的觀念中,以為法師是指的比丘,其
實不然,佛典中對於法師的運用,非常寬泛,並不限於僧人,比如法華經序品中說:「常修
梵行,皆為法師」。三德指歸卷一說:「精通經論曰法師」。因明大疏上說:「言法師者,
行法之師也」。又有說以佛法自師並以佛法師人者稱為法師。因此,在家的居士也有被稱為
法師的資格,甚至善於說法的畜類如野干(似狐而小),也對天帝自稱為法師。基於這一理
由,道教受了佛教的影響,也稱善於符籙的道士為法師;於晚近成立的理教,也受佛教的影
響,把他們的教士稱為法師,可見,法師一詞,並不是佛教比丘的專用稱謂了。

  根據佛制的要求,我以為:佛教的出家人對俗人自稱,應一律用比丘(沙彌)或比丘尼
(沙彌尼),或用沙門;在家信徒稱出家人,一律用阿闍梨(或稱師父),居士自稱則一律
用弟子,不願者,即僅用姓名,有用學人自稱者,但照經義,那是初二三果的聖者;出家人
稱出家人,長老則用長老,上座則用上座,平輩則互以尊者或親切一些用某兄某師來稱呼對
方,佛世的比丘之間,均可稱姓道名;比丘對於尼眾可以稱為姊妹,尼眾自稱長老上座,可
比照比丘的用法,平輩則互以姊妹相稱;教外人稱比丘及比丘尼,自可由其隨俗。如果比丘
而確有禪師、律師、法師的資格,當然可以接受教內外的名副其實的稱呼,否則,像今天的
佛教界,凡是僧尼,不論程度資質的高下,一律被稱為法師,實在不合要求。

節錄自 聖嚴法師著《正信的佛教》

从情歌到佛理--------《不来也不去》

从情歌到佛理--------《不来也不去》

不少人都知道林夕笃信佛学,其实在他的歌詞和散文出处都可见佛学,林夕说这是首假装讲

爱情的佛理歌,像此类借情谈佛理的歌词很多,无论是《人来人往》《富士山下》或者《爱情

转移》佛学的意味都很浓厚,林夕把自己这类关于佛理的歌词称作【佛Line】(“我写词,在

时装学角度而言,即是好多条line,我現在主力专研的叫『佛line』”----林夕语)而且这条Line




渐渐成为林夕词作的一股主流。



夕爷坚信佛学可以使人脱离痛苦,林夕援佛入词是近十年左右的事。以佛学來填词源于98年

自己经历的一場大失恋,湊巧他要为之填词的王菲也经历婚姻问题,于是林夕开始以新的手

法书写:「我想了很久,一個人可以怎样保护自己,想了很多道理,后来又写了《给自己的

情书》。之后开始读佛经,发现它和我之前想的道理类近,佛的主旨是如何解脫痛苦。」起

初林夕的词只是碰巧与佛理相通,经过十一年时间洗礼,林夕这条【佛line】日趋圆通。

夕爷认为佛学的主旨便是一套【如实观】的哲学:「佛教首先假定人生的困扰來自无明,然

后假定困扰的解决依赖如实观」。所谓「无明」,即是沒有光明,在这个状态下的人苦恼痴

迷;若要去除无明,有赖培育【如实观】──关照实相的智慧。


佛学指出人的肉身是無常的,会随着各种缘起条件而迁变不居。如果认为肉身可以恒长不

变,执于青春时的肉身则成老苦,执于健康时的肉身则有病苦,执于生存时的肉身则为死

苦。肉身如此,心理活动(受、想、行、识)也是如此,会随着事物而迁变不居。用佛学用语,

这就叫做「无常」。人陷于无明而不能自拔,正在于他們不明白世事无常的真相,误以为自

己可以决定一切,而对事物生起贪恋。一旦有所贪恋,执于定常,就会生出各种苦果。



夕爷当然明白这个道理,他述及自己的爱情观时间,就说:「关于爱情,因安乐而快乐,就

是做到『不错过任何挑逗,也不为任何人守候』,『不给我的我不要,不是我的我不爱』。

换一个简单的说法,即是爱情要来,不会抗拒;爱情要走,不会纠缠。所以林夕十分强调爱

情不能「拥有」:「情歌,总喜欢用失去了他來表示分手。我写过,罪过罪过。一个人是如

何以为凭爱情或婚姻而有能力拥有另一个人?」所谓拥有一段爱情,即是将爱情当成物件,

以为可以用手执著把玩。这就是忘记了爱情关系是一连串事件所构成,爱情不断流转,以为

借著愛爱情可以拥有一個人,那是迷执。

在【如实观】的智慧下,林夕的爱情观就是一场人来人往的转移。爱情是缘起的,因借某些

条件来而又去,既由不得我自作主宰(自性),也不是上帝或月老穿针引线(他性)。2007年写成

的《爱情转移》最能透达这个意思。这一首歌,从一个相当宏观的角度来书写「爱情」。爱

情是一场转移,爱上一個人,乐过痛过恨过之后,又爱上另一个。这个历程是无限的,因此

才有「爱情不停站」的说法。林夕自己解释:「其实所谓的爱情路,对我来讲是沒有终站也

沒有停站的,人生很无常,特別是感情方面,你无法控制它,你爱一个人是不受控的,如果

受控的話就不是爱情。所以我就用『爱情不停站』的感觉来写」。2002年写成的《人來人

往》,林夕借着歌者第一身的经历,也说出同样的意思:所谓爱情,就是有些人来了,有些

人走了,挡不住也留不下。人来人往,正是此意。



文字选自《林夕•佛学•爱情》文:刘保喜